Charles Christenson

Charles Christenson, our beloved father, passed away peacefully January 17th, 2007. We created this blog in memory of our father and to share our memory of him with others. Please feel free to post comments, kind thoughts, and best wishes.

To Submit a kind thought or rememberance:
1.Send your rememberance in an email to: danpaul22.chuck@blogger.com
2. In the subject field type your name

(You can view a collection of photos about Chuck by clinking on the link, "Chuck's Photos")

Tuesday, January 27, 2015

世茂佘山艾美酒店

产品中试管理——从样品到量产

时·间·地·点:2015年1月29-30日深圳、2月2-3日上海

参·加·对·象:企业CEO/总经理、研发总经理/副总、测试部经理、中试/试产部经理、制造部经理、工艺/工
             程部经理、质量部经理、项目经理/产品经理、高级制造工程师等
学·习·费·用:讲师讲授 + 视频演绎 + 案例研讨 +角色扮演 + 讲师点评

学·习·费·用:4980元/两天 *买一赠一,单独一人收费3200元(含两天中餐、指定教材、证书、茶点)

咨询电话:0755-612 88 091     010-5166 18 51      021-510 822 02    段小姐

课程背景:
    我们在为企业提供研发管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从样机到量产的过程中(产
品化过程)存在着共同的问题:
1、新品没有经过中试或中试的时间很短,制造部门戏称研发的新品是"三无"产品,没有生产文件、没有
   工装、生产现场出了问题没人管;
2、转产没有标准,研发想快点转产,生产对有问题的产品又不愿接收,希望研发把问题都解决了才转过来
   ,而市场又催得急,经常被迫接收,长此以往,导致研发与生产的矛盾激化;
3、有些企业开始成立中试部门,希望在中试阶段把产品质量问题解决掉,但中试的定位与运作也很困惑,
   发生质量与进度的冲突时,如何取舍与平衡,以前研发与制造的矛盾转化为研发与中试、中试与生产的
   矛盾,中试成了矛盾集散中心;
4、市场的压力并不因中试的产生而减少,中试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才能满足产品的质量、进度的要求?中
   试的业务是面向研发还是面向制造,还是兼而有之?
5、量产后才发现产品可制造性差、成品率低、经常返工,影响发货;
6、产品到了生产后还发生大量的设计变更;
7、产品到了客户手中还冒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致要研发人员到处去"救火"... ...
   本课程将基于多年的实践、长期的研发咨询积累,总结出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可操作的方法,配以
大量实际案例,以指导研发/试产/制造部门主管如何高效的实现产品从样品走向量产。

课程收益:
1.了解业界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产品中试管理模式与实践
2.掌握面向制造系统的产品设计(DFM)的方法与实施过程
3.掌握面向生产测试的产品设计(DFT)的方法与实施过程
4.掌握面向制造系统的新产品验证的过程与方法
5.掌握在满足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缩短产品试制周期的方法和技巧
6.了解如何建立从样品到量产的管理机制

讲师介绍:【Charles】
   研发管理咨询资深顾问、国家发改委创新管理培训中心特邀讲师、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特
邀讲师

专业背景:
   16年的高科技企业从业背景,具有丰富的产品策划、产品研发、产品中试、产品服务等领域的实践与管
理经验。从事过产品设计与开发、NPI、项目经理、产品经理、研发管理部经理、企业管理顾问等职务;
   曾在国内某著名通信设备公司工作过7年(97~04),期间与国际顶尖咨询顾问一起工作,作为核心成
员全程参与推动该公司研发管理体系的变革工作,并作为产品经理主导了某产品线多个大型项目的产品设计
、开发、中试、转产与上市工作。

研发管理咨询经验:
7年的研发管理咨询经验,主导了20多个研发管理咨询项目,项目范围涉及到市场需求、产品规划、产品开
发、产品决策、技术评审、技术开发、研发组织、研发绩效、技术任职资格、项目管理、变更管理、知识管
理、研发IT规划等领域。典型客户如下:
1)科达通信
2)OPPO
3)TCL家网事业部
4)苏州金龙
5)宇通重工
6)京信集团
7)福建敏讯
8)中电集团某军品研究所

研发管理培训经验:
曾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南瑞科技、TCL集团、长虹集团、OPPO、同方威视、宝钢集团、中国移动、大唐
电信、上海电信、陕鼓集团、科达通信、中电集团、威创科技、和记奥普泰、国人通信、京信科技、天碁科
技、格林威尔、兴大豪科技、星星集团、山特电子、富港电子、宇龙通信、聚光科技、绿盟科技、天津内燃
机研究所、中集集团、高斯贝尔、星网锐捷、特变电工、思源电器、美的集团、海尔集团、海信集团、普天
集团、福建敏讯、国光电子、苏州金龙、宇通重工、雷沃重汽、上汽五凌、东风汽车、威科姆、同洲电子、
科立讯、新北洋、光迅科技、沈阳机床、瑞斯康达、佳讯飞鸿、浪潮集团、威胜电子、京城控股、联想集团
、迈瑞医疗、华大电子、上海华虹、联芯科技、旋极科技、畅通科技、长城软件、九院、天地奔牛、阳天电
子、清华机械、方正集团、研祥智能、烟台万华、东方电子、东方通信、美菱、科大讯飞、万峰石材、万家
乐、泛仕达、远光软件、优特等近500家企业提供了专业的研发管理培训。

部分培训和咨询客户:
本咨询公司自成立以来,已经为近2000家企业提供了专业的研发管理培训,同时也为近80家大中型企业提供
了研发管理咨询服务,帮助这些企业建立研发管理体系并实现研发模式的转型。咨询的客户主要为知名的大
中型企业、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和快速增长的高科技公司,部分客户名单如下:
通信类企业:
诺基亚-西门子、摩托罗拉、大唐移动、普天研究院、康佳移动、神州数码、海信通信、信威通信、TCL移
动通信、德信无线、威盛电子、格林威尔、经纬科技、东方通信、星网锐捷、鑫诺通讯、京信通信、广东普
泰、金鹏通信、TCL网络、冠日通讯、佳讯飞鸿、和记澳普泰、飞通光电、东进通讯、海天天线、PBI国际、
海格通信、阿尔西、福建敏讯、无限立通、瑞斯康达、全亚通讯、虹信科技、国人通讯、杰赛科技、冠日通
讯、实达网络……
软件及互联网类企业:
阿里巴巴、支付宝、淘宝网、中软国际、用友、东软、金蝶、网易、新浪、搜狐、盛大网络、腾讯、格尔软
件、天融信、网御神州、广联达、北大方正、方正阿帕比、华胜天成、绿盟、超图、灵图、卫士通、亚信、
亿阳信通、思特奇、神州数码软件集团、广州新太、金证科技、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卓望科技、黎
明网络、新粤交通投资、中太数据、华友世纪、今朝科技、联友科技、穗彩科技、龙江风采、华友世纪、高
阳金信、杭州虹软、中国银联、雁联……
计算机类企业:
联想集团、清华同方、华硕电脑、方正科技、TCL电脑、朗科科技、记忆科技、华旗资讯、研祥智能、国微
电子、升腾资讯、普瑞尔电子、长城电脑、穗彩科技、冠捷电子、南京富士通计算机、三诺电子、多彩科技
、伟创力、顶星数码、顶星科技、大将科技、清华比威、太极计算机……
家电电子类:
海尔集团、康佳集团、夏新电子、格力电器、美的电饭煲、美的空调、荣事达、TCL王牌、创维集团、海信
集团、威创集团、同洲电子、赛科世纪、信利半导体、北洋电气、步步高、万家乐电器、苏泊尔、达实智能
、卓力电器、美欧电子、豪恩科技、四达时代等……
电信运营商:
中国网通、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广州研究院、北京移动、广东移动、深圳移动、吉林移动、上海电信、武
汉电信、广东联通、深圳联通、东莞联通、新乡联通、深大电话、湛江移动、惠州移动、深圳市邮政局、天
威视讯……
机械及交通运输:
北京奔驰、上汽通用泛亚研发中心、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长城汽车、中兴汽车、北汽福田汽车、一汽
轿车、一汽解放、一汽夏利、长安汽车、天津内燃机研究所、黄海汽车、徐工集团、中联重工、东风汽车、
神龙汽车、江铃汽车、南汽汽车、南车集团、北京吉普、成都飞机制造厂、东风标致、江淮汽车、宇通客车
、元征科技、西子OTIS、西子孚信、顺德震德、鹰牌控股、青岛英派斯、浙大中控等……
集成电路(芯片):
华大电子、上海华虹、天碁科技、上海展讯、珠海炬力、凯明、上海贝岭、复旦微电子、博奥生物、北方微
电子、威睿电通等……
电源及其他电子类企业:
爱默生网络能源、比亚迪、山特电子、雄韬电源、皇源电子、伊博电源、核达中远通、斯比泰、珠海金电电
源、泰坦科技、华德电子、福建科华、信瑞电子、湖南瑞翔、中达电通、天津中环电子、天津光电集团、天
仪集团、中电集团第7研究所、中电集团第43研究所、中电集团第29研究所、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东进电子
、威科姆电子、上海精伦等……
电力及自动化类企业:
国电南自、四方继保、南瑞继保、深圳南瑞、科陆电子、上海海得、华力特设备、上海思源、泰豪科技、汇
港科技、金智科技、申瑞电力、如高高压、浪拜迪等……
医疗器械类:
迈瑞医疗、安科高技术、和佳医疗、宝莱特医用科技、金科威电子、三瑞医疗、广州白云蓝天科技、理邦精
密、邦健电子、万东医疗、泰杰磁电研究所等……
医药化工类:
太太药业、先声药业、康缘药业、浙江现代中药与天然药研究所、石药集团、汇仁集团、华南药业、双鹤药
业、威高集团、烟台万华、乐凯集团等 ……
航空航天及军工企业:
……(行业特殊要求,客户名单保密)

课程大纲:
一、案例研讨

二、从样品到量产概述
1、企业在追求什么:技术?样品?产品?商品?
2、研发与制造的矛盾:
1)制造系统如何面对研发的三无产品?
2)研发如何面对制造系统越来越高的门槛?
3、研发与制造矛盾的激化:中试的产生成为必然
4、中试的定位与发展:
1)研发(RD)、中试(D&P)、生产(P)的关系
2)中试的使命是什么?
3)中试如何定位?
4)中试的发展问题:
   大而全?
   专业化分工?
   产品线划分与共享平台
   中试人员的发展定位:广度与深度问题
5、中试的业务范围
1)中试业务:新产品导入(NPI)
2)承上:如何面向产品的研发?
3)启下:如何面向产品的制造?
4)桥梁:中试作为连接研发与制造的桥梁,独木桥还是阳关道?
6、演练与问题讨论
1)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是否需要建立并发展中试的职能?

三、新产品导入团队
1、新产品导入团队的构成
1)工艺工程
2)设备工程
3)测试工程
4)工业工程
5)产品验证
6)试生产(计划、生产、质量)
2、新产品导入团队的职责
3、新产品导入团队与产品开发团队的关系
1)开发模式的演变:串行变并行
2)并行工程在产品开发中如何体现?
3)新产品导入团队如何提前介入研发?
   为什么要提前介入?
   提前到什么时候介入?
   提前介入做什么?
4)新产品导入团队的管理
   新产品导入团队与产品开发团队、职能部门的沟通
   新产品导入团队成员的汇报、考核和管理机制
4、演练与问题讨论
1)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研讨建立新产品导入团队的时机

四、面向制造系统的产品设计(DFM)
1、如何在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进行可制造性设计
1)从制造的角度来看产品设计
2)工艺人员介入产品开发过程的切入点:从立项就开始
3)工艺管理的三个阶段:工艺设计、工艺调制与验证、工艺管制
4)工艺设计:
   如何提出可制造性需求?
   需要哪些典型的工艺规范?
   可制造性需求如何落实到产品设计方案中?
   工艺设计与产品设计如何并行?
   产品工艺流程设计
   电装、整装、包装与物流的可制造性设计分析
   如何确保可制造性需求在产品开发中已被实现?
   工艺评审如何操作?
   什么时候考虑工装?
   如何在开发过程中同步输出工艺文件与生产操作指导文件
5)工艺调制与验证
   工艺验证的时机
   工艺验证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如何实施工艺验证?
   工艺验证报告的内容
   如何推动工艺验证的问题解决?
   研发人员如何配合新产品的工艺验证?
   制造外包模式下的工艺如何验证?
6)工艺管制
   工艺管制的困惑:救火何时是尽头?
   工艺转产评审(标准、流程、责任)
   量产过程中的例行监控与异常管理
2、演练与问题讨论
1)分析学员企业的工艺管理工作做到什么程度?存在哪些差距?
3、工艺管理平台建设
1)谁负责工艺平台的建设?
2)工艺委员会的产生:责任与运作模式
3)如何进行工艺规划?
4)基础工艺研究与应用
5)支撑工艺管理平台的四大规范:
   品质规范
   设备规范
   工艺规范
   设计规划
6)工艺管理部门如何推动DFM业务的开展?
7)工艺体系的组织构成、发展与演变
8)工艺人员的培养与技能提升
4、演练与问题讨论
1)分析学员企业的工艺平台建设工作做到什么程度?存在哪些差距?如何改进?

五、面向生产测试的产品设计(DFT)
1、基于产品生命周期全流程的测试策略
1)研发测试(Alpha)、试验局测试(Beta)、生产测试
2.研发测试(Alpha)与BETA测试
1)测试人员介入产品开发过程的时机(提可测试性需求的时机)
2)可测试性需求需要考虑的内容(示例)
3)单元测试、模块测试、系统集成测试、专业化测试、BETA测试的重点分析
4)产品开发过程中测试业务流程分析
5)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如何开展测试的相关工作(短平快的项目测试工作如何开展)
3、面向生产测试业务的产品设计与开发
1)生产测试业务流程分析
2)典型的部品测试、整机测试方法介绍
3)开发专门的生产测试工装的条件分析
4)生产测试工装的开发管理
5)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如何实施面向生产测试的产品设计?
   如何提出可测试性需求?
   可测试性需求如何落实到产品设计方案中?
   研发面对众多的需求如何取舍?可测试性需求的优先级分析
   如何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同步开发生产测试工装?
   如何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同步输出生产测试所需的操作指导文件?
   如何进行测试工装的验证?
   如何推动测试验证问题的解决?
6)如何推动可测试性设计(DFT)业务的开展
7)如何进行测试平台的建设?
4、演练与问题讨论
1)分析学员企业的DFT工作做到什么程度?存在哪些差距?如何改进?

六、产品试制验证管理
1、影响产品试制周期的因素分析
2、研发人员对试制准备提供的支持
3、试制团队的构成、职责与定位(设置试制部门的时机与优缺点分析)
4、试制人员介入产品开发过程的时机
1)如何进行试制准备(准备要素示例)
5、面向制造系统的验证
1)研发人员如何在试制过程中进行产品设计的优化
2)制造系统的验证策略与计划
3)制造系统的验证方案
4)如何实施制造系统的验证:
   工艺验证(工艺流程、工艺路线、单板工艺、整机工艺、包装工艺、物流工艺)
   工装验证(装配工装、测试工装、生产设备)
   结构验证
   产品数据验证(BOM验证、制造文档验证)
   产品试制验证(质量、效率、成本)
5)批次验证报告,验证多少批才合适?
6)如何推动验证问题的解决?
6、转产评审
1)研发人员如何支持新产品的转产工作
2)转产评审的评审组织如何构成?
3)评审标准是什么?
4)如何判定是否转产?
5)评审流程与运作机制
7、产品转产后的管理
1)新产品的试制效果评价
2)新产品的质量目标达成情况
3)工程变更管理
4)缺陷与问题管理
5)质量审计
8、演练与问题讨论
1)分析学员企业的产品试制验证过程,分析差距,提出改进建议。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